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递表失效九个月后,一碗茶再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。新股2023年10月14日,前瞻该公司更新了招股文件,印象并由兴证国际和铠盛担任联席保荐人。大红
业绩V型反弹 盈利修复之路喜忧参半
印象大红袍是袍再一家国有文旅服务公司,总部位于福建武夷山,闯港撑起主营业务包括演出、一碗茶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。新股根据公开数据,前瞻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,印象该公司收入分别为约6303.9万元、大红1.44亿元、袍再1.37亿元及5588.4万元。闯港撑起2023年收入激增128.3%,一碗茶反映出疫情后抑制的旅游需求被释放。然而,2024年收入较2023年小幅下降约4.7%,显示旅游市场增长回归常态,面临经济压力。
利润方面,印象大红袍成功扭转了2022年的亏损局面,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750.4万元和4280.9万元,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显著修复。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77.5万元。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提升,毛利从2022年的1717.8万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8312.2万元和2024年的7489.3万元。毛利率从27.3%飙升至2023年的57.8%,在2024年维持在54.6%的水平,显示了文旅行业高杠杆特性。
然而,2024年毛利和毛利率微降,2025年上半年毛利降至2375.3万元(毛利率约42.5%),表明成本刚性已显现。随着收入增长放缓,直接成本下降未能同步,侵蚀利润空间。此外,2025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至857.1万元,需要关注是否能有效控制费用。
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:对单一IP的深度依赖
印象大红袍的核心风险源于其王牌产品《印象·大红袍》山水实景演出。根据招股书,该演出是“福建省首个大型户外山水实景演出”,在过去几年的收入占比高达91.4%、94.3%、94.6%、93.0%和87.8%。这显示出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依赖于《印象·大红袍》。
这种依赖有其利弊。积极方面,该演出建立了强大的品牌护城河,由知名导演张艺谋执导,结合了武夷山的自然山水和茶文化,成为游客的“必看项目”。尽管2024年在中国文旅演出市场中排名第八,但消极一面则是公司对演出服务高度依赖,抗风险能力弱,外部冲击(如极端天气、公共卫生事件)容易影响收入;同时,单一演出的接待能力存在上限,增长面临瓶颈;创新与迭代压力也不可忽视。
多元化探索道阻且长
意识到单一依赖风险,印象大红袍正尝试进行业务多元化,主要围绕“印象文旅小镇”和“茶汤酒店”两个业务板块。此战略方向意图将演出的客流优势进行二次开发,创造“观看演出 + 小镇游览 + 茶文化主题住宿”的一站式体验,提升客单价。
但从收入构成看,新业务尚未撼动演出业务的主导地位,2025年上半年演出收入占比依然高达87.8%,其他新业务仅贡献约12.2%的收入。多元化虽已起步,却仍在初级阶段,实际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待时间验证。同时,文化小镇与主题酒店运营面临更复杂的管理和市场竞争,这对印象大红袍是一大挑战。
总体来看,印象大红袍的港股之旅不仅是融资行为,也是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的全面考验。这款源自武夷山的“大红袍”,能否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持久回报,尚待时间证明。